我校名誉教授陈德亮院士和我院鹿化煜教授联合主持的中瑞合作项目(NSFC-STINT)结题报告会成功召开

发布者:何华春发布时间:2023-08-07浏览次数:10


2023731日至83日,鹿化煜教授与我校名誉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学讲席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德亮教授联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NSFC-STINT)结题报告研讨会顺利召开。

该合作项目围绕“气候变化对长江和湄公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的主题,开展流域水资源及水灾害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水安全决策提供科学支持。项目于20207月启动,今年6月正式结题。

结题报告研讨会由鹿化煜教授主持。首先,由陈德亮院士做“大尺度环流和中尺度对流系统对青藏高原降水的影响”的主题报告。陈院士向与会代表和师生详细阐述了盛行西风、印度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对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及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和对区域降水的贡献。作为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以及长江和湄公河的源头,青藏高原的气候和水文变化,对长江和湄公河的流量和流域水涝灾害有直接的影响。我院杨保教授介绍了国内树轮气候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他们在树轮密度、超长树轮年表建立及信号谱方面的工作。杨龙副教授介绍了中国极端洪水的时空变率及成因,指出暴雨的水汽输送路径和强度异常是我国极端洪水的鲜明特征。项目参加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刘俊国教授、陈爱芳博士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汤秋鸿研究员介绍了热带气旋和水库调度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降水及洪涝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方克艳研究员、我院史江峰副教授、赵业思博士和史逝远博士生汇报了树轮在云量、温度和湿度方面的重建工作。我院柯长青教授和瑞典隆德大学段峥博士介绍了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冰川质量平衡和湖泊面积监测方面的应用。哥德堡大学欧廷海博士介绍了最新研发的青藏高原气象再分析资料。

在会议研讨阶段,鹿化煜教授报告了我校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中心水循环方向的研究进展。近期,我校前沿中心水循环方向加强对前沿科学问题的凝炼和学科交叉,分别从年代际、百年和万年尺度,研究太阳活动和太阳运动轨道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量变化对流域气候和水文的影响;从历史记录重建和数值模拟两个角度,分析太阳轨道运动引起的气候水文的偏心率、黄赤夹角和岁差万年周期;从太阳活动的蒙德极小期、海尔周期等,探讨太阳活动对年代际和百年尺度气候水文的可能影响机制。同时,参会老师和同学就有关专业问题,与陈德亮院士进行了深入讨论。陈德亮院士充分肯定了我校前沿中心从多时间尺度与天文学交叉开展水循环研究,同时也强调要进一步注重数值模拟和代用资料的深度融合,在定量化和归因等方面深入研究。

本次会议既是项目结题会,也是项目执行以来召开的第4次学术研讨会。过去3年,项目组成员努力克服因疫情所造成的影响,以线上方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先后以“人类世水灾害”、 “东亚夏季风动力过程与水文气候变化”和“树轮水文气候”为主题组织专题研讨会3次,累计学术报告20余场。项目的执行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的宗旨,按质按量完成了项目的任务,为后续深化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照片


                                                                                                                    ( 32450新蒲京网站 345.mn 赵业思 供稿)